1、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1条)
2、工程地质测绘(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采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2条)
3、岩土工程勘探(Geotechnical exploration)——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手段,包括钻探、井探、槽探、坑探、洞探以及物探、触探等。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3条)
4、原位测试(In-situ tests)——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4条)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归纳、分析、评价,提出工程建议,形成系统的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勘察技术文件。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5条)
6、现场检验(In-situ inspection)——在现场采用一定手段,对勘察成果或设计、施工措施的效果进行核查。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6条)
7、现场监测(In-situ monitoring)——在现场对岩土性状和地下水的变化,岩土体和结构物的应力、位移进行系统监视和观测。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7条)
8、岩石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10cm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8条)
9、土试样质量等级(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soil samples)——按土试样受扰动程度不同划分的等级。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9条)
10、不良地质作用(Adverse geologic actions)——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10条)
11、地质灾害(Geological disaster)——由不良地质作用引发的,危及人身、财产、工程或环境安全的事件。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11条)
12、地面沉降(Ground subsidence,Land subsidence)——大面积区域性的地面下沉,一般由地下水过量抽吸产生区域性降落漏斗引起。大面积地下采空和黄土自重湿陷也可引起地面沉降。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12条)
13、岩土参数标准值(Standard value of a geotechnical parameter)——岩土参数的基本代表值,通常取概率分布的0.05分位数。 (引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1.13条)
14、地基(ground,foundation soils)——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1条)
15、基础(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2条)
1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tacteristic value of subsoil bearing capacity)——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性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3条)
17、重力密度(重度)(gravity density,unit weight)——单位体积岩土体所承受的重力,为岩土体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4条)
18、岩体结构面(rock discontinuity structural plane)——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理、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构造面。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5条)
19、标准冻结深度(standard frost penetration)——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 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的实测最大冻结深度的平均值。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6条)
20、地基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7条)
21、土岩组合地基(soil-rock composite ground)——在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8条)
22、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ground improvement)——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工程措施。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9条)
23、复合地基(composite ground,composite 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而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10条)
24、扩展基础(spread foundation)——为扩散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且基础内部的应力满足材料强度的设计要求,通过向侧边扩展一定底面积的基础。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11条)
25、无筋扩展基础(non-reinforced spread foundation)——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12条)
25、桩基础(pile 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13条)
26、支挡结构(retaining structure)——使岩土边坡保持稳定、控制位移、主要承受侧向荷载而建造的结构物。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14条)
27、基坑工程(excavation engineering)——为保证地面向下开挖形成的地下空间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所需的挡土结构及地下水控制、环境保护等措施的总称。 (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2.1.15条)
28、桩基(pile 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连接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连接的单桩基础。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1条)
29、复合桩基(composite pile foundation)——由基桩和承台下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础。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2条)
30、基桩(foundation pile)——桩基础中的单桩。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3条)
31、复合基桩(composite foundation pile)——单桩及其对应面积的承台下地基土组成的复合承载基桩。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4条)
32、减沉复合疏桩基础(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ettlement-reducing piles)——软土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为减小沉降采用疏布摩擦型桩的复合桩基。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5条)
3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ultimat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pile)——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承载力。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6条)
34、极限侧阻力(ultimate shaft resistance)——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身侧表面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7条)
35、极限端阻力(ultimate tip resistance)——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端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8条)
36、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h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pile)——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后的承载力值。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9条)
37、变刚度调平设计(optimized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 stiffness to reduc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地层分布以及相互作用效应,通过调整桩径、桩长、桩距等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以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10条)
38、承台效应系数(pile cap effect coefficient)——竖向荷载下,承台底地基土承载力的发挥率。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11条)
39、负摩阻力(negative skin friction, negative shaft resistance)——桩周土由于自重固结、湿陷、地面荷载作用等原因而产生大于基桩的沉降所引起的对桩表面的向下摩阻力。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12条)
40、下拉荷载(downdrag)——作用于单桩中性点以上的负摩阻力之和。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13条)
41、土塞效应(plugging effect)——敞口空心桩沉桩过程中土体涌入管内形成的土塞,对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的影响效应。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14条)
42、灌注桩后注浆(post grouting for cast-in-situ pile)——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15条)
43、桩基等效沉降系数(equivalent settlement coefficient for calculating settlement of pile foundations)——弹性半无限体中群桩基础按Mindlin(明德林)解计算沉降量ωM与按等代墩基Boussinesq(布辛奈斯克)解计算沉降量ωB之比,用以反映Mindlin解应力分布对计算沉降的影响。 (引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2.1.16条)
44、基坑(excavations)——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条)
45、基坑周边环境(surroundings around excavations)——与基坑开挖相互影响的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岩土体与地下水体的统称。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2条)
46、基坑支护(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for excavations)——为保护地下主体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3条)
47、支护结构(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structure)——支挡或加固基坑侧壁的承受荷载的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4条)
48、基坑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able life)——设计规定的从基坑开挖到预定深度至完成基坑支护使用功能的时段。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5条)
49、支挡式结构(retaining structure)——以挡土构件和锚杆或支撑为主要构件,或以挡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的支护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6条)
50、锚拉式支挡结构(anchored retaining structure)——以挡土构件和锚杆为主要构件的支挡式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7条)
51、支撑式支挡结构(strutted retaining structure)——以挡土构件和支撑为主要构件的支挡式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8条)
52、悬臂式支挡结构(cantilever retaining structure)——以顶端自由的挡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的支挡式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9条)
53、挡土构件(structural member for earth retaining)——设置在基坑侧壁并嵌入基坑底面的支护结构竖向构件。如支护桩、地下连续墙。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0条)
54、排桩(soldier pile wall)——沿基坑侧壁排列设置的支护桩及冠梁所组成的支挡式结构部件或悬臂式支挡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1条)
55、双排桩(double-row-piles wall)——沿基坑侧壁排列设置的由前、后两排支护桩和梁连接成的刚架及冠梁所组成的支挡式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2条)
56、地下连续墙(diaphragm wall)——分槽段用专用机械成槽、浇筑钢筋混凝土所形成的连续地下墙体。亦可成为现浇地下连续墙。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3条)
57、锚杆(anchor)——由杆体(钢绞线、普通钢筋、热处理钢筋或钢管)、注浆形成的固结体、锚具、套管、连接器所组成的一端与支护结构构件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杆件。杆体采用钢绞线时,亦可成为锚索。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4条)
58、内支撑(strut)——设置在基坑内的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构件组成的用以支撑挡土构件的结构部件。支撑构件采用钢材、混凝土时,分别称为钢内支撑、混凝土内支撑。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5条)
59、冠梁(capping beam)——设置在挡土构件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连梁。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6条)
60、腰梁(waling)——设置在挡土构件侧面的连接锚杆或内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或型钢梁式构件。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7条)
61、土钉(soil nail)——设置在基坑侧壁土体内的承受拉力与剪力的杆件。例如,成孔后植入钢筋杆体并通过孔内注浆在杆体周围形成固结体的钢筋土钉,将设有出浆孔的钢管直接击入基坑侧壁土中并在钢管内注浆的钢管土钉。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8条)
62、土钉墙(soil nailing wall)——由随基坑开挖分层设置的、纵横向密布的土钉群、喷射混凝土面层及原位土体所组成的支护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19条)
63、复合土钉墙(composite soil nailing wall)——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微型桩、旋喷桩、搅拌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复合型支护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20条)
64、重力式水泥土墙(gravity cement-soil wall)——水泥土桩相互搭接成格栅或实体的重力式支护结构。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21条)
65、地下水控制(groundwater control)——设为保证支护结构、基坑开挖、地下结构的正常施工,防止地下水变化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所采用的截水、降水、排水、回灌等措施。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22条)
66、截水帷幕(curtain for cutting off drains)——用以阻隔或减少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流入基坑和防止基坑外地下水位下降的幕墙状竖向截水体。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23条)
67、落底式帷幕(closed curtain for cutting off drains)——底端穿透含水层并进入下部隔水层一定深度的截水帷幕。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24条)
68、悬挂式帷幕(unclosed curtain for cutting off drains)——底端未穿透含水层的截水帷幕。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25条)
69、降水(dewatering)——为防止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基底流入基坑,用抽水井或渗水井降低基坑内外地下水位的方法。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26条)
70、集水明排(open pumping)——用排水沟、集水井、泄水管、输水管等组成的排水系统将地表水、渗漏水排泄至基坑外的方法。 (引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2.1.27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