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场地形成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hanghai Disney Resort Site Formation)编号为DG/TJ08-2197-2016是一部上海地方标准。该规范适用于迪士尼度假区场地形成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验与验收。同类建设项目的场地形成工程可参考执行。本文摘录该规范部分条款。
1 总则
1.0.3条:场地形成工程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目标控制标准和施工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强化实施组织和过程控制。
2 术语与符号
3 基本规定
3.0.1条:场地形成工程应包括场地形成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验与验收等工作内容。
3.0.2条:场地形成工程应满足场地标高、地基强度和沉降控制等要求。
3.0.3条:场地形成工程应根据施工功能和目标沉降值的要求按表3.0.3划分处理等级区域。(精益岩土网批注:表3.0.3中的目标沉降值和目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仅适用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不可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地。)
等级 | 目标要求 | 特征 | 方式 |
高等级 | 1. 稳定的长期沉降及不均匀沉降; 2. 满足复杂建筑物及大型景观等荷载的需要; 3. 目标沉降值大于700mm; 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20kPa。 | 1. 经常呈现在游人眼前; 2. 持续稳定保持建筑物和路面装饰的美观; 3. 长期不需要采取维护措施; 4. 主题乐园的游乐区等。 | 全面处理 |
中等级 | 1. 允许长期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缓慢变化; 2. 满足混合建(构)筑物及一般景观等荷载的需要; 3. 目标沉降值500mm~700mm; 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120kPa。 | 1. 对游客具有部分可见度; 2. 保持建筑物和路面装饰的美观; 3. 仅需采用有限的维护措施; 4. 酒店、乐园后勤区、零售和餐饮娱乐等。 | 适当处理 |
低等级 | 1. 长期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无明确要求; 2. 满足道路、人行道、小体量独栋低层建(构)筑物、小型景观等荷载的需要; 3. 目标沉降值小于500mm; 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00kPa。 | 1. 游客基本不可见的场地; 2. 常规周期维护可满足使用要求; 3. 人行道路、公共交通连接段(PTC)、停车场等。 | 简捷处理 |
3.0.4条:场地形成工程宜分为土方工程和地基处理工程两个分项工程。
3.0.5条:工程测量和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应与场地形成设计阶段相适应。
3.0.6条:场地形成工程设计应包括土方调配、清表与地下障碍物清除、明浜与暗浜处理、场地填筑、地基处理、大面积平整、边坡和排水等内容。
3.0.7条:场地形成工程设计和施工应兼顾与其同步或后续施工的围场河、湖泊、市政设施、种植土铺填等附属和辅助设施的有序实施。
3.0.8条:场地形成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并应在大范围施工前进行试验性施工及相应的测试。
3.0.9条:场地形成工程应进行过程检验和质量检验。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及方法应满足现行规范或设计要求。
3.0.10条:场地形成工程完成后应按单位工程进行验收和移交。
4 工程测量与岩土工程勘察
4.1.5 工程测量和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和深度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宜划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试验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4.1.6 当场地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有特定要求时,应进行专项勘察或施工勘察,并符合下列规定:
(1)专项勘察应为特定设计要求提供解决岩土或环境问题的成果资料,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议;
(2)施工勘察应针对所需解决的具体问题,提供相应的成果资料,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议。
4.3.1 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编制勘察纲要。勘察纲要应完整、合理、切合实际,并满足工程需要。
4.3.7 场地形成的岩土工程勘察除按常规的勘察手段外还应进行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
4.3.8 静力触探试验可采用单桥探头或双桥探头,宜在不少于1/5的静力触探孔选用孔压探头,并应选取部分孔压静力触探孔在预定深度进行孔压消散试验。
4.3.9 暗浜、厚层新填土等不良地质条件宜采用搜集资料、历史地形图比对、现场踏勘方法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布置小螺纹钻探查明其分布范围及断面形态;必要时可采用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等方法进行测试和评价。
4.3.12 场地形成工程除应进行常规土工试验项目外,宜根据需要进行下列试验:
(1)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三轴压缩试验。
(2)渗透试验。
(3)固结系数试验,主要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试验。
(4)击实试验(轻型和重型)。
(5)水和土腐蚀性等试验。
5 设计
5.1.1 场地形成工程设计宜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划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试验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5.1.3 场地形成工程应根据原始场地地质条件、场地标高、处理等级、目标沉降控制值等条件,采用分层碾压法进行场地填筑,并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必要时可通过试验性施工确定其他处理方法的适用性。
5.1.4 场地填筑施工图设计应通过施工前试验区(段)的试验和量测下列项目确定设计和施工参数:
(1)粗粒土料的粒径、级配、土石比,细粒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和质量控制指标。
(2)分层填筑标高、厚度、松铺系数、施工工艺。
(3)分层压(夯)实施工方法和施工参数等。
(4)检验内容、方法、检验数量或频率、质量控制指标与评价标准。
5.1.5条:场地地基处理目标沉降值应根据下列条件综合确定:
(1)地形测量的原始场地标高,或场地初始整平标高。
(2)场地的土层分布及土体参数。
(3)规划使用需求的附加荷载、工后沉降。
(4)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和估算的最终沉降量。
5.1.6条: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取土分析法、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
5.1.7条:场地填筑和地基处理经检验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调整设计参数或地基处理方法,并对不满足要求的区域进行补充处理。
5.4 清表与地下障碍物清除
5.4.1 清表厚度应根据场地地表土性质和分布确定,并不宜小于300mm。
5.4.2 当地表下300mm深度下存在下列物质时,应继续清除至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1)树木和灌木及其根茎,以及其他植物残屑。
(2)生活垃圾以及污染土等。
(3)不符合填筑材料要求的其他物质或材料。
5.5 明浜与暗浜处理
5.6 场地填筑
|